近年來,我國基礎建設速度快年均新建道路、橋梁10萬公里道路、橋梁建設投資規模大年均新建道路、橋梁投資2~3萬億元。
路面在臺背回填處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斷裂(沉降值一般為 10~30cm,有的甚至超過60cm),使車輛通過時產生跳躍和沖擊,從而對橋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沖擊荷載,使司機和乘客感到顛簸不適,甚至造成車輛大幅度減速,嚴重的可導致交通事故(特別是車輛機械事故)。因此,橋頭跳車問題已成為高等級公路的工程質量和造價的重要影響因素。
研究發現采用常規土填充的橋頭,通車近三年,路基沉降明顯,橋頭跳車震感強烈,路面已經過維修。
而使用泡沫混凝土填充的橋臺背,通車三年橋路銜接平順,路面完好,無跳車震動感。
從經濟成本方面來看:常規的填土方式,施工時,每填筑20~1250px土需進行碾壓、夯實;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進行下一層填筑、碾壓、夯實;填筑達到設計標高后,需經過半年或一年以上的工后沉降期再進行路面結構層鋪設;由于工后沉降期較長,這與橋梁建設的時效性、工程的經濟性矛盾。
泡沫混凝土擁有施工速度快的優勢,可以有效節約工期。
以南水北調中線焦作焦東路橋主橋與引橋軟連接工程為例:
方案一:采用碎石土或石渣土等低壓縮性土填筑
最快填筑時間9天,工后沉降不可避免,路面結構層必須在填筑體沉降基本穩定后進行(半年以上),難以保證工期。
方案二:采用泡沫混凝土填筑
填筑工期最長7天,填筑體對基礎施加荷載小,無工后填筑沉降,填筑完成后24小時即可進行路面結構層施工,保證工期。
泡沫混凝土是一種可以代替土進行橋臺背填筑的新型輕質混凝土材料。
泡沫混凝土作為填充材料具有輕質性;保溫、隔熱、防腐;未成型前的高流動性;填充自密實;密度和強度可調節;固化后的直立性;可壓縮、低彈抗震;耐久性好等特性。
在泡沫混凝土其他路橋方面也有應用:如軟土路基填筑、橋梁減跨、山區路段路基、道路加寬、基坑填筑、地下結構工程上部減荷、隧洞、管道填充等。。